无穷级数的历史背景
问题:计算圆的面积
想象你是一个 17 世纪的数学家,面临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:如何精确计算圆的面积?
已知圆的面积公式:A=πr2
但是 π 的值是多少呢?当时人们只知道 π 大约是 3.14,但需要更精确的值。
传统方法的问题
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用几何方法计算 π:
- 在圆内画正六边形,计算面积
- 在圆外画正六边形,计算面积
- 圆的面积在这两个值之间
- 增加边数(正十二边形、正二十四边形…)来逼近
问题:这种方法计算极其繁琐,而且精度有限。
几何级数求和公式
有一天,数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现象:
1−x1=1+x+x2+x3+x4+⋯
这个公式也叫做等比级数求和公式,是无穷级数理论中最基本和重要的公式之一。
这个几何级数公式最早由 阿基米德(Archimedes,公元前 287-前 212 年) 在《抛物线求积法》中提出,但当时没有严格的数学证明。后来, 欧拉(Leonhard Euler,1707-1783) 在 18 世纪给出了严格的数学证明,并推广了这个公式的应用。
这个公式是无穷级数理论的重要基础,为后来的数学分析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当x=21时:
1−211=1+21+41+81+161+⋯
左边:1−211=211=2
右边:1+21+41+81+161+⋯
发现:右边这个无穷的加法,结果竟然是 2!
如果你对这个公式的证明有兴趣,这里有欧拉的证明方法:
欧拉的证明方法
欧拉的证明思路:
欧拉使用了代数方法来证明几何级数公式。他的证明基于以下观察:
证明步骤:
-
设和函数:设 S=1+x+x2+x3+x4+⋯
-
乘以 x:xS=x+x2+x3+x4+x5+⋯
-
相减:S−xS=1,因为除了第一项 1 外,其他项都抵消了
-
提取公因式:(1−x)S=1
-
求解:S=1−x1
证明完成:1−x1=1+x+x2+x3+x4+⋯
收敛条件:当 ∣x∣<1 时,级数收敛(convergence)。
历史意义:这个证明方法简洁而巧妙,展示了无穷级数运算的基本技巧,为后来的级数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。
无穷级数的诞生
数学家们意识到:可以用无穷的加法来表示一个确定的数!
这就是无穷级数的起源。
应用到 π 的计算
后来,数学家莱布尼茨发现:
4π=1−31+51−71+91−⋯
这意味着 π 可以用简单的加减法来计算!
莱布尼茨的发现过程
莱布尼茨的发现背景:
莱布尼茨在 1673-1674 年间,通过研究反正切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发现了这个公式。
发现过程:
-
研究反正切函数:莱布尼茨注意到 arctanx 的幂级数展开:
arctanx=x−3x3+5x5−7x7+⋯
-
特殊值代入:当 x=1 时,arctan1=4π,代入得到:
4π=1−31+51−71+⋯
-
历史意义:这是历史上第一个用无穷级数表示 π 的公式,为 π 的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。
公式特点:
- 收敛(convergence)速度较慢,需要很多项才能得到精确值
- 但计算简单,只需要加减法
- 为后来的 π 计算提供了重要思路
练习题
练习 1
计算级数 1+21+41+81 的前 4 项和。
参考答案
解题思路:
直接计算前 4 项的和。
详细步骤:
- 计算各项:1=1,21=0.5,41=0.25,81=0.125
- 求和:1+0.5+0.25+0.125=1.875
答案:
前 4 项和为 1.875。
练习 2
使用莱布尼茨级数计算 π 的前 3 项近似值。
参考答案
解题思路:
使用公式:4π=1−31+51−⋯
详细步骤:
- 计算前 3 项:1−31+51
- 计算:1−0.3333+0.2=0.8667
- 乘以 4:π≈4×0.8667=3.4668
答案:
π ≈ 3.4668(前 3 项近似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