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菜单

数学归纳法原理

数学归纳法是一种严谨的证明方法,专门用于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命题。理解它的原理,就能掌握一种强大的证明工具。

基本原理

数学归纳法

要证明命题 P(n)P(n) 对所有正整数 nn0n \geq n_0 成立,只需证明:

  1. 基础步骤P(n0)P(n_0) 成立
  2. 归纳步骤:假设 P(k)P(k) 成立(归纳假设),证明 P(k+1)P(k+1) 也成立

证明步骤

使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命题的标准步骤:

步骤1:基础步骤(Base Case)

验证命题对初始值 n=n0n = n_0(通常是1)成立。

示例:证明 P(1)P(1) 成立

步骤2:归纳假设(Inductive Hypothesis)

假设命题对 n=kn = kkn0k \geq n_0)成立。

示例:假设 P(k)P(k) 成立

步骤3:归纳步骤(Inductive Step)

在归纳假设的基础上,证明命题对 n=k+1n = k+1 也成立。

示例:利用 P(k)P(k) 成立,证明 P(k+1)P(k+1) 成立

步骤4:结论

由数学归纳法原理,命题对所有 nn0n \geq n_0 成立。

为什么数学归纳法是有效的?

数学归纳法的有效性基于自然数的良序性:每个非空的自然数集合都有最小元素。

假设命题 P(n)P(n) 不是对所有 nn0n \geq n_0 都成立,那么存在一个最小的 m>n0m > n_0 使得 P(m)P(m) 不成立。

但是:

  • P(n0)P(n_0) 成立(基础步骤)
  • P(m1)P(m-1) 成立(因为 mm 是最小的反例)
  • 由归纳步骤,P(m)P(m) 应该成立

这产生了矛盾!所以命题对所有 nn0n \geq n_0 都成立。

这就是为什么两个步骤缺一不可:

  • 没有基础步骤,第一块骨牌不会倒
  • 没有归纳步骤,骨牌之间没有连锁反应

简单示例

示例1:证明求和公式

命题:证明 1+2+3++n=n(n+1)21 + 2 + 3 + \cdots + n = \frac{n(n+1)}{2} 对所有正整数 nn 成立。

证明

基础步骤:当 n=1n = 1 时, 左边=1,右边=1×22=1\text{左边} = 1, \quad \text{右边} = \frac{1 \times 2}{2} = 1 等式成立。

归纳假设:假设当 n=kn = k 时等式成立,即 1+2+3++k=k(k+1)21 + 2 + 3 + \cdots + k = \frac{k(k+1)}{2}

归纳步骤:证明当 n=k+1n = k+1 时等式也成立。

1+2+3++k+(k+1)=k(k+1)2+(k+1)(使用归纳假设)=k(k+1)+2(k+1)2=(k+1)(k+2)2=(k+1)[(k+1)+1]2\begin{aligned} 1 + 2 + 3 + \cdots + k + (k+1) &= \frac{k(k+1)}{2} + (k+1) \quad \text{(使用归纳假设)} \\ &= \frac{k(k+1) + 2(k+1)}{2} \\ &= \frac{(k+1)(k+2)}{2} \\ &= \frac{(k+1)[(k+1)+1]}{2} \end{aligned}

这正是 n=k+1n = k+1 时的公式形式。

结论:由数学归纳法,等式对所有正整数 nn 成立。

示例2:证明幂次公式

命题:证明 2n>n2^n > n 对所有正整数 nn 成立。

证明

基础步骤:当 n=1n = 1 时,21=2>12^1 = 2 > 1,成立。

归纳假设:假设 2k>k2^k > k

归纳步骤

2k+1=22k>2k(使用归纳假设)>k+1(因为 k1 时,2kk+1\begin{aligned} 2^{k+1} &= 2 \cdot 2^k \\ &> 2k \quad \text{(使用归纳假设)} \\ &> k + 1 \quad \text{(因为 $k \geq 1$ 时,$2k \geq k+1$)} \end{aligned}

结论:由数学归纳法,2n>n2^n > n 对所有正整数 nn 成立。

常见错误

练习题

练习 1

用数学归纳法证明:1+3+5++(2n1)=n21 + 3 + 5 + \cdots + (2n-1) = n^2

参考答案

证明

基础步骤n=1n = 1 时,左边 =1= 1,右边 =12=1= 1^2 = 1,成立。

归纳假设:假设 n=kn = k 时成立,即 1+3+5++(2k1)=k21 + 3 + 5 + \cdots + (2k-1) = k^2

归纳步骤

1+3+5++(2k1)+(2(k+1)1)=k2+(2k+1)=k2+2k+1=(k+1)2\begin{aligned} &1 + 3 + 5 + \cdots + (2k-1) + (2(k+1)-1) \\ &= k^2 + (2k+1) \\ &= k^2 + 2k + 1 \\ &= (k+1)^2 \end{aligned}

结论:由数学归纳法,等式对所有正整数 nn 成立。

练习 2

用数学归纳法证明:12+22+32++n2=n(n+1)(2n+1)61^2 + 2^2 + 3^2 + \cdots + n^2 = \frac{n(n+1)(2n+1)}{6}

参考答案

证明

基础步骤n=1n = 1 时,左边 =1= 1,右边 =1×2×36=1= \frac{1 \times 2 \times 3}{6} = 1,成立。

归纳假设:假设 n=kn = k 时成立。

归纳步骤

12+22++k2+(k+1)2=k(k+1)(2k+1)6+(k+1)2=k(k+1)(2k+1)+6(k+1)26=(k+1)[k(2k+1)+6(k+1)]6=(k+1)(2k2+7k+6)6=(k+1)(k+2)(2k+3)6=(k+1)[(k+1)+1][2(k+1)+1]6\begin{aligned} &1^2 + 2^2 + \cdots + k^2 + (k+1)^2 \\ &= \frac{k(k+1)(2k+1)}{6} + (k+1)^2 \\ &= \frac{k(k+1)(2k+1) + 6(k+1)^2}{6} \\ &= \frac{(k+1)[k(2k+1) + 6(k+1)]}{6} \\ &= \frac{(k+1)(2k^2 + 7k + 6)}{6} \\ &= \frac{(k+1)(k+2)(2k+3)}{6} \\ &= \frac{(k+1)[(k+1)+1][2(k+1)+1]}{6} \end{aligned}

结论:由数学归纳法,等式成立。

练习 3

用数学归纳法证明:3n>2n+13^n > 2n + 1 对所有 n1n \geq 1 成立。

参考答案

证明

基础步骤n=1n = 1 时,31=3>2×1+1=33^1 = 3 > 2 \times 1 + 1 = 3… 不对,应该是 333 \not> 3

让我们从 n=2n = 2 开始:32=9>2×2+1=53^2 = 9 > 2 \times 2 + 1 = 5,成立。

归纳假设:假设 3k>2k+13^k > 2k + 1

归纳步骤

3k+1=33k>3(2k+1)(归纳假设)=6k+3>2k+3(因为 k2 时,6k>2k=2(k+1)+1\begin{aligned} 3^{k+1} &= 3 \cdot 3^k \\ &> 3(2k + 1) \quad \text{(归纳假设)} \\ &= 6k + 3 \\ &> 2k + 3 \quad \text{(因为 $k \geq 2$ 时,$6k > 2k$)} \\ &= 2(k+1) + 1 \end{aligned}

结论:由数学归纳法,不等式对所有 n2n \geq 2 成立。


总结

本文出现的符号

符号类型读音/说明在本文中的含义
P(n)P(n)命题P of n关于 nn 的命题
n0n_0常数n sub 0初始值
kk变量k归纳假设中的变量

中英对照

中文术语英文术语音标说明
数学归纳法mathematical induction/ˌmæθəˈmætɪkəl ɪnˈdʌkʃən/证明与自然数有关命题的方法
基础步骤base case/beɪs keɪs/验证初始情况
归纳假设inductive hypothesis/ɪnˈdʌktɪv haɪˈpɒθəsɪs/假设命题对 n=kn=k 成立
归纳步骤inductive step/ɪnˈdʌktɪv step/n=kn=k 推导到 n=k+1n=k+1

课程路线图

  1. 1

    高等数学之函数探秘

    先修课程

    函数是高等数学的核心概念,本系列文档系统介绍函数的基本概念、性质和应用。

    前往课程
  2. 2

    数列

    当前课程

    数列是高等数学的基石,本系列文档系统介绍数列的基本概念、性质、极限理论及其应用。

    前往课程
进阶推荐

概率论与数理统计

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,数据分析与推断的方法,掌握从数据中提取信息的科学。

开始学习
进阶推荐

高等数学之极限的世界

极限是微积分的基础,也是高等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。

开始学习

搜索